千丝万缕编织共生之缘

地铁文化墙让艺术走进日常生活

千丝万缕编织共生之缘

吴帆(中)与纤维艺术家林乐成教授(左)、任光辉教授在作品下合影

千丝万缕编织共生之缘

千蕊万叶,蓬勃共生

时光流淌,海潮起落,一粒粒沙被春夏秋冬磨圆。今年深秋,下沙开通了地铁。一幅名为《共生体》的金属纤维作品静静地立于站台廊道,目送着过往乘客。它像云一样凌空舒卷,但却不失宁静;它像风一样惯看世事,但却无意多言;它像春一样芳华万千,但却归于一素;它像梦一样扑朔迷离,但却一念永恒。一些行人停下脚步细细品味,有人说,它既优雅又富有张力;有人说,它有点儿神秘给人无穷的想象。这幅作品的作者,就是我校艺术设计学院的吴帆教授。下面,我们通过对话走近吴帆,来了解《共生体》背后的故事。

Q:随着地铁新路线的开通,包括您的《共生体》在内的一批艺术作品走进公众视野。作为创作者,您怎么看待这个地铁文化墙项目?

A:深圳7号、9号、11号地铁都设置了艺术展示空间,被称作地铁文化墙。每个站点的作品各有千秋,多数围绕那里的人文特色而展开。地铁站是个赶路的地方,常常是和忙碌相连,但是文化墙可以用它的感性来中和谋生的坚硬,用优美来让人心头一软。地铁文化墙是个公共艺术空间,是深圳柔和的一面,它让艺术走进生活,变得触手可及。

Q:《共生体》是如何入选、如何构思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创作过程?

A:深圳地铁三期文化墙项目是通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公众评议、协同创作等环节产生的,能够入选是我的荣幸。纤维艺术是一种既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轨迹。用纤维艺术来展现《共生体》这一主题,是想从钢筋水泥与冰冷金属中传递出的对生命的颂赞、对生灵的体恤,也象征着人类与自然之间历经千万年,早已融合成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同时,《共生体》是公共艺术作品,除了要满足公众审美需求,还要满足可触碰、可清洁、防水防潮、防电及其它安全性的要求。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不断修改和调整方案的外观尺寸、形态、主材与背景材料及制作工艺、安装工艺及方法、灯光设计等,前后历经十几次改稿,才有了现在呈现出来的效果。《共生体》的另一个难点在于其主体形态完全采用手工编制,以追求柔软细腻的艺术效果,但这也给制作与安装带来很大的难度,每一次的造型调整都需要创作者亲手完成,十几万条枝叶的细节修整、4米高的脚手架空中作业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Q:《共生体》为什么选择粗砺质朴的水泥墙作背景?千蕊万叶蓬勃共生,为什么只用银灰色来表达?

A:以钢筋水泥建筑为代表的现代工业发展改变了人类几千年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带来舒适便捷的同时,也拉开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共生体》如果能够让人们从冰冷的水泥灰调中感受到生命的温度和手工的温暖的话,我想它就基本完成了一件公共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

Q:您是服装设计专业的老师,屡获大奖,为什么会跨界做纤维装饰艺术?

A:无论是服装还是纤维艺术,都是借助材料表达作者的观念,我想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不同的是作品的功能。我的设计起初是为商业服务的,随着阅历和思想的丰富与成熟,单纯商业导向的创作已不足以展现内心,我更希望通过作品去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以及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入思考。作品如果能够影响到一些人,那也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

Q:深圳有“设计之都”的美誉,她的文化个性对您的创作、教学有什么影响?

A:深圳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和自由的城市,足以让艺术创作者去充分表达思想、公开讨论社会话题。近几年来,深圳的文化艺术活动越来越丰富多样,各种展览、沙龙、艺术场及艺术群体都在为这座城市增添精神文化的内涵,大众也好,小众也罢,自由和多样性最为重要。祝愿未来的深圳更加开放、多彩 ,我也希望能创作更有意思的作品与公众互动分享。(采写 苏艳丽 图片 吴帆 苏艳丽)